銅價走勢反彈微幅上揚 期錫周跌近2%
時報-台北電:
【時報-台北電】綜觀近一周倫敦(LME)基本金屬情勢,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期銅價格呈現震盪整理後小幅上揚格局,儘管一度受到美國關稅政策與庫存走升壓力打擊,但在中國工業數據與美國經濟數據回暖支撐下,銅價重拾動能,周末收於每公噸9,666.5美元,較上周略為上漲。
本周初期市場氣氛偏空,投資者因美國即將於8月1日對進口銅課徵50%關稅,擔心將削弱終端需求,導致多頭獲利了結、平倉出場,銅價連續下跌。此外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註冊倉庫中可交割庫存增加,也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。美元指數同步走強,令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對持有其他貨幣者而言更為昂貴,加劇銅價壓力。不過,在7月15日,最大消費國中國公布強勁工業生產數據,成為本周銅價觸底反彈的轉捩點,作為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,中國的正向數據顯示國內製造與建設需求有撐,抵銷部分供應寬鬆的利空。LME系統中現貨與遠月銅合約的貼水擴大,也顯示短期供應較為寬裕,但整體需求前景支撐銅價止跌回穩。周中由於LME銅庫存持續上升,供應中斷疑慮緩解,加上中國GDP僅略高於預期,減少市場對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期待,銅價一度回落。然而,隨著週末美國公布6月零售銷售數據優於預期,反映經濟動能重啟,市場情緒再度改善。銅作為電力與建築領域關鍵金屬,隨著美國消費回升而受益,帶動7月17日銅價反彈。分析師表示,雖然LME可用銅庫存自美國宣布徵稅計畫以來已累計上升約70%,部分原因是市場提前出貨並未能如期進入美國,導致回流交易所,但此舉也反映市場對未來供應仍保持審慎態度。儘管美國進口關稅的不確定性仍存,但中國與美國基本面數據正向發展,對銅價形成支撐。綜合整體而言,儘管美國關稅與庫存增加構成短線壓力,但中美兩大經濟體的正向數據與銅需求前景支撐,使銅價本週得以小幅收高,短期內預料仍將維持震盪偏多格局,市場靜待8月1日關稅落地與進一步政策細節明朗化。
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: (20250711~20250717)
7/11三個月期錫上漲90美元,報每公噸33649美元。
7/14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9619美元,銅價續跌。
7/15三個月期鋅下跌33美元,報每公噸2697美元。
7/17三個月期銅上漲31.5美元,報每公噸9666.5美元。(編輯:呂方維)(商品行情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