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價漲創3個月新高 期鎳周漲逾1%
時報-台北電:
【時報-台北電】綜觀近一周倫敦(LME)基本金屬情勢,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期銅價格呈現震盪上行走勢,周內一度突破每公噸1萬美元關口,創下三個月新高,顯示市場對基本面緊張與美國關稅政策變數的關注持續升溫。然而,周末隨著美元轉強與中國數據走弱,銅價自高點略為回落,顯示多空拉鋸態勢明顯。
周初受中國6月製造業數據轉強激勵,期銅價格大幅上漲,財新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,新訂單與生產活動提升市場對中國銅需求的樂觀預期,與此同時,LME與上海期交所庫存持續下降,雙雙較前期大幅減少逾65%,顯示現貨供應吃緊,帶動現貨升水明顯上揚,形成堅實支撐。另一方面,美國潛在的銅進口關稅政策亦影響市場走向。隨著白宮針對「對等關稅」政策的關注升高,市場預期美國可能對進口銅加徵關稅,導致COMEX期銅價格對LME期銅出現約1,300美元的溢價,吸引交易商將銅自LME倉庫轉往美國市場,進一步加劇非美市場供應緊張,也推升LME價格。不過,隨著周中LME銅庫存小幅回補、單日流入2,075公噸,庫存升至近一個月新高,市場預期中國可能向LME輸出更多金屬,壓抑近月合約升水,進而限制漲幅。此外,投資人也開始獲利了結,使銅價出現短線回調。至周四(7月3日),美國公布的6月就業數據遠優於預期,非農新增就業達14.7萬人,失業率降至4.1%,強勁數據使市場預期聯準會(Fed)不會在短期內啟動降息,美元指數因此反彈至近月高點。美元走強削弱了以美元計價金屬對非美元區買家的吸引力,導致LME期銅價格自高點回落,儘管如此,本周銅價整體仍呈上行趨勢,分析師認為,在基本面供應持續緊張、中國經濟有望回穩以及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,銅價短期可能持續高位震盪。但需警惕美元強勢回升與中國需求能否延續回暖,將是後續行情發展的關鍵觀察點。
總結而言,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銅價本周主要受到三大驅動因素支撐,一是中國製造業回暖提升需求預期,二是美國關稅政策帶動區域價差與庫存轉移,三是LME與SHFE庫存雙雙維持低位,形成現貨市場緊張格局,投資者仍將密切關注中國下游消費復甦動能、美國貿易政策進展及宏觀數據表現對美元走勢的牽動。
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: (20250627~20250703)
6/27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9878美元,自3個月高點回落。
6/30三個月期鉛上漲1美元,報每公噸2045美元。
7/1三個月期銅報每公噸9934美元,漲觸3個月新高。
7/2三個月期鎳上漲96美元,報每公噸15302美元。(編輯:呂方維)(商品行情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