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喊收高額港口費 海運擬對策
時報-台北電:
【時報-台北電】全球海運開始去中化!美國考慮對中國相關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衝擊大,在海運業引發連鎖反應,市場傳出油輪航商DHT HOLDINGS開第一槍,全數賣出旗下中製船舶;貨櫃航商也在積極擬定因應對策,業界評估中製船舶占比低者,不排除提早解約退租船或賣船,像是陽明租用中製船僅八艘、萬海中製船占1成。
裕民等散裝航商透露,近期與租方換約,都會明定美國徵收港口費條款,釐清一旦開徵,由船東還是租家埋單,若還不到換約期,美國突然宣布開徵,按實務可能由租方付港口費。
按照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的提議,美國有意對中製船、未來24個月在中國造船的航商收取高額港口費,粗估每次徵收最多50萬~300萬美元,一艘30萬噸油輪以每淨噸位1,000美元計,每次靠港可能將逾1億美元。由於目前沒有執行細節,包括開徵時間、階段、範圍等,航商只能提早分散風險。
業界透露,船公司可能需要調整船隊部署,將中製船舶調離美國線,也可能調派大型船舶集中在美國幾個主要港口裝卸貨,以便減少彎靠港口次數,或將貨載運到墨西哥、加拿大,再由陸路進入美國。
根據克拉克森統計,目前全球船隊23%船舶由中國船廠製造,在美國港口進出有43%的船舶跟中國有關。另據Sea-Intelligence數據,2024年深海貨櫃輪在美國港口停靠次數達12,410次。
再據MarineTraffic資料,每年貨運前往美國大約5.7萬趟次中,近三分之一都與中國船舶有關。業界稱,如果對以上船舶實施每次100萬~150萬美元的港口費,粗估將增加近300億~45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,船公司不可能自行消化,勢將轉嫁給貨主,進而影響終端消費者。
新造船方面含「中」量更高,據中國工信部資料,全球18種主流船型中,中國在多用途船、汽車運輸船、貨櫃輪等14種船型,新接訂單都居世界首位。光在過去一年,中國交付全球船舶佔比56%,正在生產全球63%的船,手中還有全球74%的船舶訂單。(新聞來源 :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/台北報導)